致敬!老交警的“芳华”
The youth of traffic policemen

光阴匆匆而过
走得最快的,总是最美的时光
蓦然回首
芳华已去 初心不变
每一段芳华都会老去
但信念和坚守永在
这就是老交警的“芳华”!


图中交警叫王文胜,四大队六中队民警,今年60岁。自1987年分配至交警部门工作以来,他一直扎根基层一干就是31年,他即将在2018年的春节前夕退休,距现在仅剩下20余天时间。


▲王文胜和泽雅小城镇建设工作人员沟通小城镇交通管理细节。
2017年,泽雅镇成立了“泽雅镇小城镇交通管理站”,负责着整个泽雅镇的交通道路管理工作,当时离退休时间不到3个月的王文胜主动挑起了交管站的管理重担。
冬季低温,泽雅山区道路崎岖,路面结冰,极易引发交通事故,王文胜不顾危险,每天对山区瓯湖线、石林环线、环库线等易结冰路段巡逻,有的山区路段气温达到零下,但是为了让过往车辆安全通行,王文胜经常在冰雪中一站就是数个小时。
距离退休只有20来天了,王文胜还是天天加班加点,为了让妻子少点担心,他经常“善意”地骗妻子说自己与朋友出去玩了。他说:退休只有20来天了,要站好最后一班岗。


他是浙江省《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》和《温州市政工程设计导则》主要起草人之一。巩建华很“谦虚”,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全市几百名交警中最普通的一名。但是,他又很“骄傲”,他曾经在数个大型重点工程设计时坚持己见、力排众议,用自己的专业修养和对交通管理事业的执着,为交通参与者从“起跑线”赢得了更多的权益。“踏实工作,虚心学习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一直是他工作中的准则和座右铭。

▲1月15日深夜,巩建华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,讨论交通设施优化方案。
秩序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机关警种,为了顺利完成任务,巩建华白天要参加各种道路工程评审会,晚上加班到道路施工现场指导设施队施划各种标志标线。巩建华说得最多的话就是“我的办公室在路上”——不论严寒酷暑,他看过温州四季的日出,见证过温州每一条道路的灯火阑珊。




没错,他就是温州交警里大名鼎鼎的“铁面”李大康。自1994年参加交警工作以来,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,他23年如一日,用他满腔的热忱浇筑了他所在的温州西大门,用他的铁面执法,打响了双南线上响当当的交警品牌!


身为一名“老民警”,长期一线的工作也对他的身体造成了较大的伤害,由于工作强度大导致李大康出现椎间盘突导致神经受到压迫,致使其腿部长期处于麻痹状态,但李大康不仅没有减少自己的工作量,在工作强度上更是不会输给队里的“小鲜肉”。而他的铁面执法也是辖区有名的,面对交通违法当事人,不要妄图通过熟人找他“挈篮子”,因为同事们说,工作状态的李大康,是“六亲不认”的。
不过,铁面交警也有柔情的一面。身为交警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副调研员级别老交警,每天用他的“碎碎念”关心着队里的其他同志——不要空腹站早高峰、今天天冷要多穿衣服再出去、等会儿可能下雨上路要带雨衣等等。面对遇到困难的群众,李大康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助。


▲2017年8月23日早高峰期间,李大康在鹿城路太平岭附近发现一名老人跌倒在路边需要帮助,
随即上前将老人搀扶到马路边,并帮助老人找到了家人。
作为一名老交警,2017年,李大康同志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411起,其中现场纠违数10663起,非现场5778起,由于工作突出,李大康先后三次获得上级嘉奖,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公务员奖励,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,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交通警察的风采。

这一张张老照片,记录着老一辈温州公安交警的芳华岁月。那时的他们,风华正茂、青春活力。时光变迁,道路变宽变多、城市越来越繁华,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深痕,始终不曾改变的,是他们身上“肩上有责、心中有民”的温州公安交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忠诚本色。
这就是老交警的真实岁月
是他们最独特的芳华
对于交警来说,老去的只是时光
而芳华不朽,警魂永驻